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章一鸣惊人(上)





  此时又有一人来到了三楼,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少人都情不自禁惊呼,怎么会是他。

  来人正是宁王世子,如今正值政局敏感之际,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世子居然会出现在这里。

  太祖之时,曾分封八王,分别镇守东西南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代天子以戍边关。

  太祖驾崩后,新皇乃太孙,继位时尚年幼,不能服众,彼时八王权势滔天,欺新皇年幼,镇守正东的吴王率先打破新皇定下的八王不能进京的铁律,打着“清君侧,除奸佞”的旗号入驻京城。

  彼时明眼人一看便知,吴王进京,明显是要谋朝篡位了,其他七王也对京城虎视眈眈,一时之间风起云涌,政局动荡,京城就如同一个火药桶,随时都会爆炸。

  吴王要除的“奸佞”,便是当年大靖铁骨铮铮的名臣,左相杜如诲和兵部尚书袁承风。

  但吴王不知的是,这正是杜如诲和袁承风谋划好的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之计,吴王入京后,在新皇逐步示弱的诱导下,吴王渐渐钻入了杜袁二人设好的圈套中,最终在新皇和杜袁二人合力之下,将吴王来了个瓮中捉鳖。

  而后在杜袁二人的辅佐下,新皇一步一步将朝堂控制在手中,同时更是牢牢掌握了军队,而七王见大势已去,只能俯首称臣,新皇念旧,对自己的皇叔们也没有太过严苛,只是削了藩王的军权,但是却保留了藩王督政的权力。

  当然吴王一系却是被全数铲除,算是以儆效尤,震慑其余藩王。

  在当时的时局下这也算是新皇所能达到的最好结局,但是却留下了祸根,藩王督政,操作空间可大可小,却被当今宁王给钻了空子。

  如今虽然表面上依然和气一团,但在宁王的操纵下,藩王与皇帝暗地里早已势同水火,加上门阀之弊,如今的局势比起当时来也好不了多少,只不过慑于当今皇帝功勋盖世,尚无人敢蠢蠢欲动。

  当年宁王镇守正西宁天关,因此封号为“宁”,此时宁王世子公然出现在春闱诗会当中,难道宁王真的打算反了吗?

  政局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世子如此作为,背后宁王的深意让人不寒而栗。

  世子缓缓走了过来,一边鼓掌,一边哈哈大笑道:“想当初在西秦之时,你、我和青璇还有萧聪老弟四人一同开蒙,可楚兄你却在十岁之时还写不出自己的名字,没想到如今却能作出‘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这等佳作,还真是让人感到意外呢,听闻楚兄你还补全了兽主遗作,不知这一首会否也是兽主的作品呢?”

  这番话语差不多直指楚枫是在抄袭兽主诗作了,三楼里的人顿时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这楚太岁不学无术,怎会作诗,刚才那首诗恐怕就是从兽主那抄袭而来的。

  青璇脸色有些难看,她没有想到,世子居然会在此时露面,而且还当着吴州所有达官贵人的面拆台。

  楚枫倒是不急不躁,他眯着眼睛,看着世子嘿嘿一乐:“我也没想到呢,像世子你这么浓眉大眼一表人才的,居然喝花酒也喝得那么别出心裁,也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呢,不过这宣风楼可不比醉花楼,这里可没人陪你喝花酒哦。”

  喝花酒这种事情虽然在文人骚客中早就习以为常,不过在这种庄重的场合楚枫居然直接给说了出来,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当然他们没想到的是,楚枫还压下了下半句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世子是和王珅一起喝的花酒。

  香君小姐饶有兴致的看着楚枫,这个家伙,还真是一点都不吃亏呢,论嘴上功夫,怕是没人能在他那讨得了便宜,而萧聪更是毫无顾忌的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徐谓开口道:“这春闱诗会乃文人之盛会,我早闻世子才学上佳、心怀天下,看来今日不仅能看到吴州第一才子和第一恶霸的龙争虎斗,还能欣赏到世子的佳作,老夫真是三生有幸呢!”

  徐谓说得轻松,不过一句“心怀天下”却是诛心了,天下是谁的,是当今皇帝的啊,你心怀皇帝的天下,是要造反么?

  楚枫在心里直乐,这些个文人就是蔫坏蔫坏的,说起话来全是套路,一不小心就把你套里边去了。

  此时王珅过来道:“诗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还请文山公就座。”

  徐谓哈哈一笑,随着王珅一起来到了座位上,而香君也乖巧的陪在一旁端茶倒水,不时还讲几件从醉花楼听来的风雅趣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虽然名义上的举办人是萧渊,不过诗会的主持却是青山书院的山长,吴州鼎鼎有名的夫子韩洵。

  此次诗会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便是海选,以春为题,因为参加诗会的才子众多,只能从中选出十位才子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以国策为题,从十位才子中选出两位进入第三阶段。

  而最后的阶段由主评出题,选出本次诗会的优胜者,春闱诗会的决胜阶段历来都是由现场地位最高的文人出题,此次诗会,徐谓的声望和地位无人可及,因此出题人十有八九便是徐谓了。

  参加诗会的才子,大部分来自吴州的各大家族,当然每个家族中不止一个子弟参加诗会,就像是王家,代表是侯白,除了侯白之外也有其他子弟,而萧家的代表便是楚枫和萧聪。

  当然,吴州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不会将楚枫和萧聪这两个货放在眼里,他们俩,连陪太子读书的资格都没有,在他们眼里,萧家也就是个陪衬,供大家茶余饭后娱乐的谈资而已。

  而除了大家族外,不少平民子弟也希望在诗会中一鸣惊人,虽然夺冠的希望不大,但是能够进入第二阶段,或者得到哪位大员的赏识,拜入其门下成为门生,那也就达到目的了。

  在所有才子的翘首以盼中,韩洵终于宣布诗会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