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拐个堕仙来双修_49





  多出来的低等丹药自然就便宜了冷宫的宫人,然后宫人们震惊地发现这些丹药竟然比公里的御医们搭配出来的名贵药材还要管用!能治病能养颜,身子骨比以前强健了,做比平常多出两倍的事情都不觉得累,甚至是一些沉疴冗疾都被治好了,宫人们简直奉殊曼华为神明,再没有人觉得他是邪神附体。

  一时间整个冷宫的气氛都向着一种诡异的美好的方向发展,比以往更加安静,就连殷将军回朝以及大夏使节不日即将到达京城这样的事也没能在冷宫掀起一丝一毫的波澜。

  冷宫的宫人们甚至生出了一种奇异的与众不同的高贵感,特别是看着其他宫里的人都在讨论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高冷地保持沉默,从不参与其中。这些人不会知道他们现在跟着的是一位怎样的主子,哈,凡人!

  第57章被认可的身份

  章节字数:1286更新时间:18073109:29

  另外一头,凌霄阁。

  自从回去之后,宁钦每天不分日夜地修炼。分开之前殊曼华又做了一个储物袋给他,里面装了从九龙岭弄来的灵石的一半。殊曼华也是看宁钦进步太快才会给这么多。

  宁钦有点空闲时间都用在了修炼上,几乎是全身心得投入。副阁主神九还在视察其他的分坛没有回来,李香梅和其他弟子都跟在神九身边。阁中的事务都交给沈殿打理。宁钦直接当起了耍手掌柜。

  要是以前他肯定不会这么安排,他会想着沈殿的心很大,而且手本来就已经伸得够长。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他的目标变了。既然他和殊曼华早晚都要离开这个世界,那将凌霄阁移手也是应该的。神九和沈殿身上有很多互补的特质,他们两个在一起一定能将凌霄阁更加发展壮大。

  严格来说,从他知道殊曼华和自己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开始,他肩上的担子就已经少了那份应有的重量。

  唯一让宁钦烦闷的是沈殿总抓着殊曼华的事说事,就算他说了自己给殊曼华派了特殊任务,看沈殿的表情也知道他要是不弄清楚是什么任务心里边就有一团疙瘩。也不知道他跟殊曼华怎么就那么不对付。如果将来沈殿知道了殊曼华的身份,估计就不会是现在这幅样子。

  傍晚,宁钦突破到了筑基初期。

  然而在突破的那一刻,除了灵气充盈体内、仿若脱胎换骨的感觉之外,宁钦却还觉得……他好像缺少了什么东西。

  这种感觉很奇怪,似乎不是因为突破才失去了什么,而是在突破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缺失某样东西。至于他缺少的到底是一件具体的东西,还是有一种感觉,又或者是某一块记忆,都不得而知。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这种不完整的感觉真真切切。

  殊曼华说过,他十有八九是修真界的人,那他是怎么到凡界来的?不像殊曼华一样是元神融合了新的肉体,他肯定自己没有夺舍,那他是怎么过来的,跟自己缺失的东西有没有关联?而且为什么他到了筑基期之后才会有这种感觉?难道是因为修为到了一定程度所以才冲破了什么壁垒?

  宁钦想来想去,但都没有得到一个至少看起来能完全合理的答案。好在他并不是那种死纠结的人,现在找不到答案就以后再说,或者回头跟殊曼华商量一下,看看对方有没有这种感觉。说不准这是筑基的正常反应。

  现在的修为跟殊曼华算是齐平了。在修真界,虽然筑基也算是一道坎,可在那些真正的大门派里,筑基一抓一大把,而且大都比宁钦要年轻那么五六岁的。当然在真正的修真道路上,五六年的时间转眼即逝,更何况宁钦的起步那么晚,比起在修真界六岁就开始修炼的普遍现象,他这简直晚到了姥姥家。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他的修炼速度如此逆天,要不殊曼华也不会被惊着。

  用了一个多时辰稳固了筑基期的修为,宁钦还是收敛灵气。他真想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殊曼华,分开前殊曼华还跟他说如果他能用一个月的时间筑基成功的话就答应他一个要求,现在他只用了半个月。

  也不知道那人在宫里面过得好不好,吃穿用度有没有缺的。冷宫里的条件终究差些,就算他知道殊曼华有办法可以把那些捧高踩低的宫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但宫里那么多人,他不可能只手通天,而且总体的情况摆在那,想要改善的话就得出冷宫。而且在冷宫里面行动受限,面上依旧不自由。

  宁钦想着,既然殊曼华这么不方便,那他就想办法让殊曼华得到被认可的皇子身份,享有身为皇子该有的权利好了。

  第58章异姓王爷

  十日后,大夏使团进了京城。

  九城兵马司统领和京畿门检礼官一起在城门口迎接。之后过京畿道,从皇宫正南门入,由九卿之一的典客署接引至未央宫,再由鸿胪寺卿携少卿陪同至六合殿。皇帝陛下和列宴的皇子及亲贵大臣就在六合殿等着,除了皇帝坐着之外,其他人都站着,只等使节进来之后上表完毕,开宴,再一同坐下,也是为显示东秦泱泱大国乃礼仪之邦。

  东秦和大夏已经停战多年,按照当初的修好协定,大夏每年都要向东秦进贡,而且进贡多少也是有规制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牛羊牲畜……不胜枚举。做为要进贡的一方,大夏肯定不甘心,但奈何当初他们打了败仗,不得不如此。

  而对于东秦陛下来说,每一次大夏使团来京进贡,都是一次彰显国威的好机会,他会不遗余力地将东秦的强大展现给大夏看,时刻提醒大夏——你们没有翻身的机会!

  列宴的除了皇子之外还有王爷和官居正三品及以上的朝廷重臣,文官武将都在列。这也是接待他国使节的标准规格,只是并非所有的皇子都在,一般都是当下最受宠且有能力竞争帝位的几位皇子。

  二皇子、五皇子、七皇子赫然在列。大皇子、三皇子一母同出但都早夭,四皇子智力不全,六皇子缠绵病榻,八皇子性情刚烈且无心帝位,早早请出到北境去历练,一年也就回来一次。九皇子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刻意忽略这位出身低贱的冷宫皇子。如今若是没什么事,还有几人记得他都说不好。

  朝臣们就不用说了,出列宴会的王爷们倒是一大看点。

  先帝后宫虽然充盈,但子嗣凋零,而生下来的皇子中能平安长大的又不多。夺嫡中又有多位皇子受到牵扯甚至被削了金匮玉碟,如今从前的皇子中活着享亲王尊崇的也就只有两位,这还多亏了在他们还是皇子的时候没什么野心,而且在帝位争夺之中站队了阵营。

  只是虽贵为王爷,手上却没有多少实权,也就是跟皇帝的关系还算过得去。朝中有大事的时候多说不上话,除非是皇帝问道,说出来的也基本都是皇帝心中所想,到底是兄弟,各中心思还是能猜到几分。

  比起这两位真正的王爷,朝中另外一位异姓王爷——宁王敖战,才真当得上大权在握!

  敖战出身贫寒,据说是八字过硬、命中克亲,所以父母早逝,也无兄弟手足。

  但是他天生神力,又有习武和统兵作战的天赋,十二岁参军,在军中获得战功无数,被先帝亲点为玉珠门典郎孝大将军。因着年龄和皇子们相当,所以担下了教皇子们习武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