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明宫小食光第6节(1 / 2)





  静静看了一会儿太子妃舞剑,罗慈母回过神来,却见对面屋檐下立着太子爷,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回到清宁宫的。

  罗慈母一惊,正打算请安,却见太子朝她摆摆手。

  朱祐樘见罗慈母停住不动了,便知她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他将目光继续落在太子妃身上,看她舞剑气洒脱,浏漓顿挫。直到此时此刻,他方明白了何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他立在远处,静静观她舞剑、收剑、回殿,像在欣赏世上最好的丹青手所绘的美人图。

  回到正殿,朱祐樘亲自调了颜色,在白纸上一笔一笔,细心勾勒出一个舞剑的红衣少女。

  画完时,天色沉沉,宫灯初亮。朱祐樘将画卷晾在书案上,估摸着这时候太子妃应该已经梳洗完毕,这才让覃吉去后殿传话,说今日同太子妃一起用晚膳。

  ***

  后殿里,张羡龄才梳洗过,换了一身罗衣。

  好久没舞剑了,方才她舞得是真痛快。

  周姑姑正用帕子替她擦头发,忽然有人来传话,说太子爷晚膳在后殿用。

  张羡龄顿时庆幸自己的英明,自从上回到嘴边的羊肉串飞了之后,她每回要做什么吃的,都吩咐小厨房做两份。

  果不其然,又碰到了相似的情况。

  见太子进殿来,张羡龄亲自奉上一盏茶,笑盈盈地说:“今日我特地让小厨房准备了一样小点心,小爷等会儿试一试,瞧瞧风味如何。”

  她原以为太子爷会像往常一样,点头,然后沉默不语。谁知他竟然说了话:“你准备的点心,就没有味道差的。”

  他的声音其实很好听,是低沉沉的少年音,清清爽爽好似月下清风拂过竹林。

  张羡龄不觉耳朵一烫,这才发现原来她还有声控的潜质。

  她不知如何作答,索性叫梅香去催一催膳。

  内侍们提着膳桌、食盒依次安放,七七八八摆满了三四个膳桌。其中最醒目的仍是一个单独的小桌,摆放着一小缸热腾腾糯米团,黄豆粉、炸油酥、红豆泥、咸蛋黄等各色小料。

  张羡龄洗净了手,问:“小爷想吃甜的?还是咸的?”

  “咸的。”

  张羡龄便捏了一小块刚蒸好的糯米团,轻轻摊开,往里头洒了一层金黄肉松、舀一匙子流沙咸蛋黄,又抓了许多炸油酥。将佐料包在里头,慢慢揉圆,让后放在装黄豆粉的大碗里滚一滚。然后才将胖乎乎的团子盛在碟子里,递给太子爷。

  朱祐樘试图用筷子去夹,没夹起。

  张羡龄又飞快捏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示范给他看怎么吃。

  她直接用手拿着糯米团子,往嘴里一送,簌簌落下些黄豆粉。咬开之后,她的脸上就绽放了一个喜气洋洋的笑容。

  光是吃点心,便能开心至如此吗?

  朱祐樘心想,他犹豫了下,一只手拿起糯米团子,用另一手垫着,学着太子妃的样子咬开——

  外层面团儿软软糯糯,里边的油酥却格外的香脆,流沙咸蛋黄和肉松更是天作之合,更添一份咸香。

  他吃完一个咸的,又让张羡龄做了一个甜的。到最后饭菜没怎么吃,光吃点心就吃饱了。

  用完膳,两人闲坐,灯火可亲。

  朱祐樘放下茶盏,说起过两天皇贵妃出殡的事。

  “虽不用服丧,但最好打扮得肃静些。”

  “我知道。”

  他点点头,不再说话。

  一轮玄月渐渐爬至夜空,为云雾所扰,朦朦胧胧。

  朱祐樘自梦中惊醒,瞧见身边酣然好睡的张羡龄,一颗心慢慢平静下来。

  深夜静,月色照罗帐,让他想起方才的梦。

  有多久没梦见娘亲了?朱祐樘都记不清。

  梦里,那个病恹恹的美人靠在枕上,轻声唤他的小名。年幼的他走过去,伏在娘亲膝上。风动灯明灭,娘亲的声音亦同那飘摇的烛火一般,气息浅浅。

  “我的儿,你答应娘一件事。”

  “什么?”

  “你以后,要一心一意的对你妻子好。”

  “像父皇对万娘娘那样好吗?”

  “比那更好。”

  一滴泪,落在他手背上,冰冰冷冷。

  娘亲泣不成声,许久许久,才哑着嗓子道:“除了你的妻,再不要招惹旁的女子,让她们伤心,好吗?”

  小小的他郑重点头:“我答应娘。”

  那是他关于娘亲最后的回忆。

  时至今日,朱祐樘仍然想不明白,父皇他,为什么可以一边对皇贵妃情深一片,一边和其他的女人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