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师父,”她慌忙起身,在他面前跪下道:“不要瞒着我,求你了,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母皇,无论发生什么事,求你们不要瞒着我。”

  奉颉忙扶她起来,为难道:“有些事情我也不愿瞒着你,可是……我不能违背陛下的心意。”

  “那你让我去见她,我要亲口问她。”安平晞恳求道。

  奉颉沉默了一下,拉着她道:“你若执意要见,那便走吧!”

  穿过重重帘幕,终于看到了九华帐中宽阔富丽的锦榻。榻前侍立着两名女官,见他们过来忙跪下行礼。

  承宁帝素面朝天静静沉睡,脸色苍白神容憔悴,几日不见竟像是老了许多。

  安平晞抬眼望着她,忽然觉得颈后一阵剧痛,不由吸了口气。

  “怎么了?”奉颉侧头望着她,关切地问道。

  “无妨……”安平晞抬手示意他放心,可是那痛感却仿佛蛛丝一般瞬间扩散至全身,她不由皱紧了眉头,额上冷汗涔涔而下。

  奉颉脸色微微一变,摆手道:“你们先下去。”两名女官忙躬身告退。

  安平晞缓缓委顿在地,紧紧抱着双臂蜷成了一团,大气也不敢喘,待得那阵子痛楚过后才慢慢睁开了眼睛,看到奉颉坐在面前,满眼凄惶悲哀。

  “师父……”她有些虚弱地开口,“到底是怎么了?”

  奉颉转头望了眼榻上沉睡的承宁帝,咬了咬牙沉声道:“事已至此,想必也瞒不住了。”他起身走到榻前跪下,恭恭敬敬叩头道:“请陛下恕罪,这件事应该告诉公主的。”

  当年,先太子云沛落败后逃往江南,回京后的怀熹帝派使臣于中途追上,赐了他一杯酒,以此断绝母子恩义。云沛以为是夺命毒酒,吓得肝胆欲裂,但还是谢恩饮下,谁知使臣离开后并未毒发,他才明白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与此同时,怀熹帝立幼女云漪为皇太女,命她发下重誓,在云沛有生之年不得动他分毫,可身为帝王她知道权利的腐蚀性,所以她并不信任女儿,便也赐了她一杯酒。怀熹帝在兄妹二人所饮的酒中下了蛊毒,云沛酒中是母蛊,云漪酒中是子蛊,于云沛是保命,于云漪是牵制。

  怀熹帝终其一生最疼爱的孩子只有长子云沛,可惜大公主云溁不明白,所以谋算多年依然功败垂成,反倒枉送了性命。即便到了油尽灯枯之际,怀熹帝也要设法保住云沛,哪怕为此会伤害其他的孩子也在所不惜。

  第71章 如今的他们哪里还有家?……

  云漪登基后为了破解蛊毒耗时数年, 却始终一无所获,最终只得放弃,将一切交于上天。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奉颉, 他得了先国师的衣钵真传, 于占卜上颇有造诣,便一直致力于预测云沛的天命, 并开始研制让蛊虫离体之法,以及可以让离体的蛊虫存活的药物。

  他于承宁十五年离开北云,以医者的身份混入南云,结识太子云昰, 由他引荐入宫为病入沉疴的天同帝云沛诊治,暗中以秘术引出他体内的母蛊,他原本想以自身为容器养着蛊虫,奈何蛊虫认主, 于是计划失败。

  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中毒的安平晞, 为了将安平曜收为己用,刻意编出一段谎言, 让他以为要用极其珍贵的金蚕蛊做解药,从而有愧于他。但其实只是简单地以毒攻毒罢了, 可没想到那只蛊虫再啃食她伤口处的腐肉后竟不愿离去,并且自行钻入了血肉中……

  那个时候他极为震撼,便开始有些怀疑她的身份, 如若蛊虫真的认主, 那么除非她有云家的血脉,否则此事解释不通,后来终于印证了他的猜测,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她便是他在北云遍寻不着的小公主。

  此后云沛身死,南云动乱,公主回归,可谓好事一桩接着一桩,但奉颉心里却总觉得七上八下,他总觉得母蛊易主有些太过顺利,顺利的不可思议,如果蛊毒这么容易便可应付,怀熹帝为何会没想到呢?

  果然,他回京后便发现承宁帝身体有恙,只是一切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他在闭关期间苦苦研究古籍,又多方查探打听,才知道母蛊一旦易主便命不久矣,原本是主人死则母蛊亡,如今一切将颠覆,成了母蛊死则主人遭反噬。

  所以他们陷入了困局,安平晞体内的蛊虫死后不仅会要了她的命,承宁帝体内的子蛊会受到感应也将身死,所以承宁帝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只有在母蛊死亡之前将其取出,或许可救安平晞一命,但承宁帝却必死无疑。

  安平晞震撼得无以复加,苍白着脸半天说不出话来。

  “陛下舍不得你死,所以她一早便命我将你体内母蛊取出,可我……我舍不得她,”奉颉颤声道:“我想再拖一拖,兴许能找到法子呢,可是我想破了头也找不出破解之法。我只恨自己为何不是都夷,若我是他的话当年便可与母蛊合体,如今也不会受此煎熬,能与陛下同生共死,便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

  安平晞满心悲怆和绝望,她以为的柳暗花明原来只是假象,即便见惯了生死,可她依旧无法相信承宁帝会命不久矣。

  “看到你无恙,我便也放心了,你先回去歇息,待陛下醒来自会传召。”奉颉渐渐冷静下来,起身扶她起来,嘱咐道:“事已至此,多想无益,陛下的心愿便是我的心愿,我们都希望你好好活着。”

  安平晞不由得想起了安平曜,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她的心愿对于安平曜来说是不是也是压力?

  她失魂落魄地离开寝殿,由宫女们扶着出了宫,马车在府门外停下时她心里依旧乱得厉害,吩咐道:“去城中转转吧,我还不想回去。”

  于是马车出了皇城,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往前,街市上的喧闹之声不绝于耳,她却不觉得烦躁,只感到无比亲切,不由得掀起帘子朝外望去,只有看到这样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她才会觉得自己还活着。

  “公主,王公子前来觐见。”车前有人禀报道。

  安平晞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是云昰,便命阿慕回避,让他上车陪侍。

  云昰原本满面焦灼,见她一切安好才放下心来,却还是忍不住道:“为何不回府?连日奔波,我看你气色很差。”

  安平晞没说话,依旧望着窗外。

  不知何时转到了一条热闹富丽的街巷,耳边响起丝竹管弦之声。

  有女子婉转的歌声远远传来:

  ……

  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

  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

  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

  声一唤,肠千结。闽岭外,江南陌。

  正是堤杨柳,翠条堪折。

  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

  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1

  安平晞鼻子一酸,忍不住泪如雨下。云昰有些手足无措,慌忙取出帕子给她拭泪,神情紧张道:“发生何事了?”

  她哽咽着道:“云昰,我、我想回家……”原以为江南的杏花烟雨浸满哀愁,如今却发现北方的壮阔山河更是凄寒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