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1 / 2)





  雁回未作声。

  太后这才凝了心神朝帘外的人形看去,雁回知晓太后将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便也干脆上前一步替太后撩起了珠帘,又将帘子好生置在床边的银钩里。

  这下吹开模糊见真容。

  太后到底是太后,心中惊讶面上却丝毫不显,就似早料到雁回会来。只不过见雁回面色沉静,没了以往的殷切,倒是让太后有些心慌。

  太后想,雁回出现于此无非为两件事而来。

  一是,探望病重的自己。其二是兴师问罪。

  太后收回了视线,拈起一旁的佛珠一颗颗数起来。瞧着雁回这模样,便是来兴师问罪的。

  雁回行了一礼便开门见山道:“请太后救沈辞。”

  如今大梁文武百官一致要谢昀治罪,雁回需要一个有地位说话有分量之人去提起国舅爷的战功和冤屈,哪怕最好的结局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也好。

  不用雁回向太后解释他们目前的窘境,单是听雁回这般说,太后便知道这妄想双宿双飞的二人一路荆棘。转念又一想,雁回能好端端站在这里,不知国舅爷是想了何法子保全了雁回。

  这是太后不想看见的,她虽然设计大肆传出自己病重的消息引二人归来,也单单只是想要雁回一人的性命而已。

  太后看了雁回一眼,别有用意道:“你倒是与乐鱼情真意切,可有将皇帝放在眼中?”

  雁回不卑不亢道:“太后教训的是。”

  太后又说了几句,迟迟没有言语动作表明她要答应救国舅爷。雁回没了耐心,打断太后的教诲道:“太后若是想要我的性命只管拿去便是,但若太后还妄想其他,当是早些断了妄念比较好。”

  太后瞪了雁回一眼,像是不认识雁回似的,浑身都写着不满:“哀家岁数大了竟也有老眼昏花认不得人的时候,不知原来哀家喜爱的儿媳,端庄知礼的皇后本性竟是如此!”

  雁回好笑道:“我本性顽劣,一直不明十年前的自己是如何入太后的眼,时至今日我才想明白,太后看中的不是我而是整个雁家。”

  来的路上雁回想通了。

  为何当年毫无大家闺秀模样的自己能入了太后法眼,不为其他,只是因为她姓‘雁’且是雁家唯一的大小姐而已。当时的谢昀已是太子,太后却着急为太子笼络支持,看来先帝早就有传位郦王的意思。

  传弟不传子,且是在谢昀多有作为并一心拥护先帝的情况下。雁回想了两个荒诞的解释,先帝为夺嫡九死一生,又怎可能传位给自己幼弟。答案要么是谢昀非先帝亲生,要么郦王与先帝有那苟且之事。

  雁回倾向后者,在郦城时,谢昀曾以雁家要挟让她与国舅爷破伦理人常,怎么看都觉得谢昀是个疯子。可谢昀是怎么疯的,若是知道自己的父皇心印亲弟,这般看来也是情有可原。

  当时谢昀在试探,试雁回和国舅爷是否也和先帝一般龌龊。

  先帝有多喜爱郦王,墓中的十步奔赴桥便可看出,恶心到让谢昀当即下令砸墙毁墓。

  若非如此太后又何以觉察先帝心思,便是再无房事才让太后慌乱顾及。

  太后不语,莫说天家,寻常的官府之家哪家择婿娶亲不都是看着家世看着门当户对。

  她并未觉得雁回此话有何杀伤力,正要把雁家整个算上,便听雁回的声音在室内幽幽荡开。

  “我作画有错在先,无论是何惩罚我都受得。”雁回抬眸睇了眼太后,眸子宛若一潭沉静的清泓,声音也如冰水冷冽:“我从不允旁人进我房间,但凑巧太后遣人往将军府送赏后这画便流传了出去。太后身边的人又怎会不认得太子殿下。太后没有明着罚我,只是念着沈辞心中有我,你乃他亲姐不好贸然出手。我想之后先帝召我带画入宫便是太后的借刀杀人吧,为的是让整个人雁家被我牵连,从而让当时已有‘小战神’美名的沈辞接管家父手中的兵权,沈辞姓‘沈’暂且不提,若当时先帝真因此事罚了雁家,沈辞难保不会对先帝怨恨,从而毫不保留地支持谢昀。”

  太后一愣。

  雁回看着太后如看洪水猛兽:“太后这招甚是巧妙,可太后没想到……”她一嗤:“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先帝比你还要高明。”

  先帝为何要改画,不过是和太后用了同一招——借刀杀人。

  太后的刀是先帝,杀的人是雁家,既解决了有二心的雁回,也能让沈家握紧兵权,兵权代表实力,能将兵权紧握在手中,不管先帝欣喜谁总要忌惮三分,谢昀便能高枕无忧。

  而先帝本就不可能坐视沈家日益壮大,他有心传位给郦王,更不可能看着谢昀羽翼俱丰,国舅爷作为谢昀的左膀右臂迟早是会被先帝不留情面地折去的。

  他一见画便心生二计。第一计是诬陷国舅爷投敌,毁了谢昀人人称赞的名誉。是他故意将国舅爷的战术透露给了蛮夷,让国舅爷与镇国大将军兵败无援,又让二皇子带来圣旨,将二皇子的性命一块搭了进去。先帝所出不过二子,太子母家叛国,二子不幸丧生,这皇位也只能传了郦王。

  第二计便是学着太后借刀杀人,先帝的刀是雁回,杀的是谢昀。先帝于郦王之间有话本子中如七仙女与董永般的跨世奇恋,他自然相信雁回与国舅爷之间的情爱。若他第一计瞒天过海得了胜利倒也罢了,若不幸事败揭露,雁回又如何真心对待谢昀,雁家又怎会真心支持谢昀。

  毕竟害死雁回心上人的可是谢昀的父皇啊,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先帝心思何其简单,便是他与郦王不好过,旁人也不得好过!

  雁回隐去自己对先帝所作所为的猜想,冷冷地看着太后:“先帝恶行,圣上为了大梁不可能昭告天下,我曾为大梁一国之后更不会因自我将百姓弃于不顾,但……”

  雁回声音收紧,又沉静严肃了几分:“太后乃一介后宫妇人,算计战功赫赫的雁家,将朝纲功臣视为夺权的玩物,何其可怕!但好在太后只是一介妇人,翻不出巨浪滔天,将你的罪行昭告天下也失不了民心失不了军心,若圣上有意治罪太后,指不定君威更胜!我死不足惜,若能与太后在黄泉之上作伴倒也瞑目!”

  太后脸都白了,手中的佛珠也不捏了,指着雁回的鼻子道:“放肆!”

  雁回上前一步,压迫性地看着太后:“太后是觉得我没有证据吗?我与太后好歹也是十年婆与媳,是婆婆亲自教导我处事沉稳,婆婆忘记了吗!”

  她冷冷看着太后,音调并未有发怒的迹象,面色可以算是平平,然,何为不怒自威,雁回演绎得淋漓尽致。

  太后被雁回这般逼视,小腿肚忽地一抽,竟硬生生地跌坐在榻上。她还未来得及去思索雁回手中捏着自己多少把柄,便见雁回再一次逼近,声音宛若夺人魂魄的精魅:“今天,沈辞你救也得救不救也得救!这个时候你还想要雁家手中兵权,妄想置雁家于死地,简直是异想天开!”

  ------

  雁回带着太后一行人走出皇家寺庙,自她威胁太后之后便再未与太后说过一句话。嫁给谢昀十年,她记得太后的好,可哪曾想过……

  她一嗤,自嘲地笑了笑。

  方才在房间与太后所说不过是她猜测,她哪里有什么证据,更不会真的将太后所作所为公布于众。太后能被她轻松拿捏不过是一时慌不择路做贼心虚罢了,兴许与谢昀相处的这十年间,竟让她也潜移默化学会了何为拿人软肋。

  惊絮不知雁回与太后发生了什么,只看着二人便觉得剑拔弩张。她也不敢多问,只亦步亦趋跟着雁回。

  雁回却不让她跟着:“你看着段恨秋,莫让他逃了。”

  惊絮担心雁回不肯丢下她。

  雁回冷声道:“去。”